“西湖區是主城區唯一一個集齊山、水、林、田、湖、路、村、城全要素的行政區,自然歷史文化景觀資源得天獨厚,要想辦法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眳f商會上,市政協常委、市規資局詳細規劃處處長李筱曼的發言引發強烈共鳴。
今年以來,西湖區委高站位謀劃實施“六六行動”,提出“再造一個新西湖,再創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跡”的宏偉藍圖,而國土空間優化重塑是承載這一目標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近年來,西湖區搶抓新一輪規劃調整契機,謀篇布局西湖新藍圖,在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挖掘存量用地潛力、強化項目用地保障上做足文章,為西湖高質量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和要素保障。
據了解,根據自然資源部批準劃定的杭州市“三區三線”,西湖區新增城鎮開發邊界潛力空間約為29.05平方公里,面積體量相當于3個西溪濕地,將從產業空間上實現“再造一個新西湖”。
如何用好這片廣闊的發展沃土,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區政協緊緊圍繞“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新要求,組建專項課題組,重點就重塑國土空間新格局的戰略構想、彰顯高顏值西湖首善城市形態、深化“三區三線”規劃成果等6個方面深入調研,先后走訪40余個單位,收集材料30多份,意見建議80余條,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7篇。
4月26日下午,區政協舉行“重塑國土空間新格局 支撐西湖高質量發展”請你來協商專題活動,區政協主席葉澤,區委常委、副區長施科琦,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及專家代表面對面協商交流,共謀西湖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處理好景與城、產與城、人與城、韌性與智治、歷時文化傳承與利用等關系,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城市韌性,提升城市能級?!眳^政協委員、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徐虹第一個發言。
區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副教授趙德利一直關注高顏值西湖城市形態的打造。他說:“要在西湖區發展山水城市理論與實踐,將不同時期疊加的城市元素與西湖山水一同再造為具有永續活力、差異性活力的山水城市形態?!?/p>
區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厲華笑建議,要維護“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的權威性與嚴肅性,精準把握并用足用好彈性管控新政策,主動把握每一輪調整優化機會,為西湖未來發展爭取更大空間。
針對永久農田整治、低效土地利用、沿江村莊規劃等問題,區政協委員、杭州攬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宋列認為,要利用鄉村全域整治的契機,進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利用沿江區域的資源,發展鄉村養老和鄉村度假產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希望開展全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現狀普查,建立地下空間資源信息數據庫,利用數字化平臺打造西湖區地下智慧城市,不斷提升地下空間資源利用效率?!眳^政協委員、西湖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黃桂悅呼吁加快破解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難題。
區政協委員、區政府辦副主任郭洋從數字化改革和賦能角度,建議構建“規劃編制、耕地保護、土地利用、數據服務”四條協同通道,提升空間治理能力和水平。
針對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西湖規資分局、區住建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發改經信局、西湖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負責人一一進行了回應。
“西湖區北部的雙橋、南部的雙浦片區作為新增空間的主戰場,應充分依托城西科創大走廊平臺,通過規劃編制預留集中連片產業用地,打造產學研基地、創新策源地?!笔姓f常委、市規資局詳細規劃處處長李筱曼作為專家代表來到了現場,她不僅帶來了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的好建議,還分享了關于產業發展的最新規資政策。
區委常委、副區長施科琦充分肯定前期調研和本次協商活動成果,并高度點贊委員意見建議。他說,西湖是西湖的西湖、杭州的西湖、文化的西湖、未來時代的西湖,要注重把握增量與存量、擴面與結構、城市與農村、個性與共性、規劃與實際、開發與保護等方面關系,堅持數字賦能,高效推進詳規編制和落地,為西湖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區政協主席葉澤表示,通過協商,大家坐到了一起、想到了一起、講到了一起,共同找到了協商議政的合力點,達到了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效果。要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圍繞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繼續深入調研、建言獻策、跟蹤落實,努力做好凝聚共識的文章,強化協商成果轉化,助推成果真落地,持續推動更多調研成果轉化為黨政決策,助力西湖區在重塑國土空間新格局、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為推動西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政協答卷”。
政協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