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替,在歷史的長河中泛起層層漣漪。我們站在當下的潮頭回望,試圖用詩歌、繪畫、物件等,與過去產生聯系。
為什么要學歷史?一種普遍的回答是“知史明智,行以致遠”。但在市政協委員、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林航看來,學習歷史是一個探尋“我從哪里來”“我為什么生活在這里”等問題,找尋歸屬感、認同感的過程。
1984年出生的林老師常被學生稱呼為“航Sir”,不僅因為他有著一副充滿青春活力的面龐,更因為他年輕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研究自己的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林航深有體會。
林航與歷史的淵源,是從小時候的一部三國游戲機開始的?!盀榱苏业胶线m的武將,我會去了解真實歷史中人物的故事?!币驗橄矚g歷史,數學和物理成績更好的林航選擇了文科,并在德國留學時選擇了漢學(中國史)專業。
“歐洲人和我們研究歷史的視角、方法不同,在和他們的交流碰撞中,我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新的認識?!绷趾街v起一次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攻讀博士時的經歷。當他聽到一名研究歐洲歷史的德國同事說“中國儒家思想不講究邏輯性,不適合現代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其發展也將是曇花一現而不可持續”等看法后,他花了3個月時間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尋問導師,并與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的同事交流,最終寫了一篇關于儒家傳統的當代價值和對中國發展意義的論文,發表于國際哲學研究的權威刊物《亞洲哲學》上,用強有力的證據駁斥了那位同事的觀點。
“我覺得,作為在海外研究中國的中國學者,更應該以國際化視野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被氐胶贾萑肼毢贾輲煼洞髮W后,林航繼續深入對文史項目的研究,并將研究融入杭州城市國際化戰略中。比如,挖掘杭州歷史上的國際性事件、國際化人物、國際化建筑,以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等,梳理杭州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鑒中的獨特意義和深遠影響,證明杭州在歷史上便具有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城市特質,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下扎實的歷史基礎。
“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杭州會更清晰認識城市的過去,更自豪城市的現在,也對未來發展具備更堅定的文化自信?!痹趦赡甑恼f委員履職過程中,林航也積極結合自己的專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為杭州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由他提交的有關宋韻文化傳承、亞運遺產保護、杭州城市國際化等方面的提案,均被相關部門吸收采納、辦理推進。
眼下,他還在聯合中小學開發涉及宋韻文化等方面的雙減課程,通過課堂授課、實地走訪等形式,增進學生對歷史的喜愛和了解?!半S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文史研究變得更高效和精準。歷史的呈現也由抽象變得更具象和可視化,這有助于增加與普通群眾的粘性,讓文史走入尋常百姓家?!绷趾秸f。
政協要聞